机遇!东南亚告急,整个供应链将重返中国?
更新时间:2021-08-11 08:45:39•点击:次 • 企业动态
①马来西亚
同样受困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马来西亚,当地有超过50家半导体工厂,在全球封测市场的市占率约一成,同时也是日系被动元件厂重要海外生产基地,主要厂商包括业界龙头村田制作所和三大铝质电解电容厂,台厂有华新科、凯美旗下旺诠等。
而5月22日,马来西亚政府方面宣布,从5月25日起西马半岛所有地区和东部马来西亚纳闽联邦直辖区将进一步收紧防疫限制措施。该国所有私营企业必须保证有40%的员工居家办公。据业内人士分析,若马来西亚工厂开工率大幅下降,将使封测产能和被动元器件的供求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
②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疫情未见明显趋缓,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若防疫进一步升级,实施停工决策,将对PCB产业影响很大,若载板、手机板停工恐导致全球相关产品断链。据了解,载板、高阶手机板等关键材料在台湾厂生产,一旦停工,恐会造成供应链断链。在载板部分,台商生产ABF载板供应商有欣兴、景硕、南电等,全球市占率为43%、BT载板市占率为38%,也就是80%以上产能在台湾,若政府要求停工或降低利用率,将间接影响伺服器、笔电桌机、基地台、手机晶片出货。
③越南
在去年大部分时间成功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后,越南现在正在与传播速度更快的疫情作斗争。自4月下旬以来,其63个城市和省份中的30个已经感染了3000多人。越南5月26日单日新增467例新冠病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当地的三星和佳能工厂。
④泰国
泰国的每日新冠确诊死亡人数也创下新高,其国内已经发现了不少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聚集性传染事件,而政府却并没有采取隔离措施的打算。值得一提的是,同为东南亚国家的菲律宾,虽然累计确诊人数是东南亚第二多,但并没有像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暴发新一轮的疫情。这可能是由于菲律宾很早就开展了疫苗接种,其中包括中国科兴疫苗,目前已经接种超过300万剂。
供应链风险骤升!三星、富士康工厂被迫停工
在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印度自顾不暇的背景下,没有提前预定购入疫苗的东南亚国家,可能难以靠疫苗的普及来抑制疫情。因此,这些国家将不得不采取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社交隔离措施,而这又会给原本就百废待兴的全球供应链带来新的风险。
尽管越南副总理武德·达姆已敦促设有三星和富士康工厂的北江省和北宁省要避免生产中断,但这两个省份恰恰是越南此轮疫情的重灾区,其中北江省的三个富士康工厂园区均已被迫关闭。
5月28日,据路透社,迅速蔓延的COVID-19疫情导致越南北部工业省份的工厂产能不足,而苹果、三星和其他全球科技公司的供应商都位于这些省份。
有商业消息人士表示,由于一些地区进入封锁状态,他们的运营受到了影响,引发了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一家苹果供应商的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已将其员工分成两班倒,将其描述为“临时解决方案,可能持续两周”。
上周,越南政府敦促北宁省和北江省加大努力,防止COVID-19爆发扰乱工业生产。LG、富士康和立讯精密在该地区设有运营或供应链公司。
全球供应链会回迁中国吗?
自2018年来,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升级,很多企业为了回避风险,将制造业从中国转走,越南成为炙手可热的制造业新贵。
因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优势,以及贸易关税的优势,撤离中国市场的家具、电子、家电、玩具等产业大量涌入越南,三星、富士康等企业也在越南持续加大投资,促进越南经济极大发展。
东南亚多数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基地。那么,随着疫情的爆发,是否会影响供应链呢?分析人士认为,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短期疫情越南和印度可能没那么容易控制得住。因此,可能会存在供应链回流中国的情况。
另外,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一时间较难恢复从前的生活习惯,而且越南国内没有完全摆脱疫情,所以即使疫情得到缓解,人们购买的也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以及医疗物品,对像服装、鞋类、家具等非必需品的需求可能会减少,这些生产服装、鞋类、家具的华人工厂可能要面对市场需求下滑的形势。
在越南,因为Covid-19爆发,北部省份Bac Giang星期二下令关闭四个工业园区,其中包括三个容纳台湾富士康生产设施的工业园区。
在越南和印度两个国家,新冠确诊病例的激增迫使中国台湾合约制造商富士康拥有的工厂不得不关闭。富士康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这可能会使供应链的迁移搁置一段时间。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国际旅行被暂停,因此跨国公司不能派遣员工到印度和越南建立新工厂。
原本,全球供应链出走,印度有望成为“世界工厂”。然而,疫情扰乱下,跨国企业又把订单转回中国。纽约大学兼任讲师、中国管理谘询商认为,若印度疫情在夏季前没好转,部分大企业可能会因此撤出印度。
总结
现如今,新冠疫情已经打乱了原有的产业链布局,增添很多不确定性。对全球资本而言,产业链重新迁回中国才是上上策。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产业链集群优势短时间内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中国在疫情方面已经完全可控,复工复产中的表现远胜于其他国家,所以经此一战,全球资本必将重新审视中国,供应链回流中国的可能性很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机遇。
来源:TWTH跨境物流
推荐阅读
-
前11个月京津冀进出口45716.8亿元 欧盟为最大贸易伙伴
2023-12-22 •0 次
-
世贸组织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
2023-12-22 •0 次
-
外贸新动能强劲 外资坚定看好深圳
2023-12-19 •0 次
-
青岛和黑龙江联动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
2023-12-19 •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