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连续14个月正增长,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向好
更新时间:2021-08-10 08:29:51•点击:次 • 企业动态
具体来看,我国外贸呈现出系列亮点。在贸易方式上,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1.9%,比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从合作伙伴来看,我国对东盟、欧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6.3万亿元,增长25.5%。其中,出口3.57万亿元,增长25.3%;进口2.73万亿元,增长25.7%。从市场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比重提升。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0.23万亿元,增长3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7.9%,比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另外,从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6.88万亿元,增长25.5%,占出口总值的59%。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09万亿元,增长11.8%,占17.9%。
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6.88万亿元,增长25.5%,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8792.8亿元,增长14.2%;手机4852.1亿元,增长15.6%;汽车(包括底盘)1140.8亿元,增长102.5%。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09万亿元,增长11.8%,占17.9%。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5703.2亿元,增长22.2%;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5198.9亿元,下降17.9%;塑料制品3460.4亿元,增长27.1%。此外,出口钢材4305.1万吨,增加30.9%;成品油4107.9万吨,增加11.2%。
铁矿砂、原油、煤等商品进口量减价扬,天然气进口量增价跌,大豆进口量价齐升。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6.49亿吨,减少1.5%,进口均价每吨1116.1元,上涨69.5%;原油3.02亿吨,减少5.6%,进口均价每吨2963.7元,上涨26.8%;煤1.7亿吨,减少15%,进口均价每吨534.4元,上涨7.7%;天然气6895.6万吨,增加24%,进口均价每吨2318.8元,下跌8.8%;大豆5762.7万吨,增加4.5%,进口均价每吨3422.6元,上涨25.4%;初级形状的塑料1994.7万吨,减少12.2%,进口均价每吨1.12万元,上涨28.2%;成品油1503.6万吨,减少19.7%,进口均价每吨3814.5元,上涨31.3%;钢材839.7万吨,减少15.6%,进口均价每吨7929.4元,上涨29.7%;未锻轧铜及铜材321.9万吨,减少10.6%,进口均价每吨5.94万元,上涨39.2%。同期,进口机电产品4.13万亿元,增长18.8%。其中,集成电路3682.9亿个,增加27.4%,价值1.51万亿元,增长17.1%;汽车(包括底盘)61.5万辆,增加43.2%,价值2159.4亿元,增长51.2%。
中金宏观研报认为,按美元计价,7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9.3%,进口同比增长28.1%。台风对进出口造成扰动,因此实际情况是,贸易动能应该比数据显示的强劲。
中金宏观同时指出,运价仍在上涨,美国西海岸港口拥堵状况再度上升,亦显示出口在手订单仍较为充足,支撑出口。但7月PMI新出口订单再度走弱,根据历史经验,这意味着出口的压力或将在四季度有所加大。
面对下半年外贸发展面临的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近期密集表态,将推出更多支持政策。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目前,商务部正在密切跟踪外贸形势变化,下半年将重点围绕企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切实降低外贸企业综合成本。“我们将以创新为动力,坚定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让外贸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循环渠道更加畅通,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李兴乾说。
日前,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海关将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坚定不移巩固整体通关时间压缩成效,力争稳定在合理区间。还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依法削减进出口环节审批事项,精简进出口环节单证及证明材料,增加企业便利缴税渠道,清理规范口岸收费,放开口岸服务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通关成本。
来源:海关总署
推荐阅读
-
前11个月京津冀进出口45716.8亿元 欧盟为最大贸易伙伴
2023-12-22 •0 次
-
世贸组织实质性结束部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
2023-12-22 •0 次
-
外贸新动能强劲 外资坚定看好深圳
2023-12-19 •0 次
-
青岛和黑龙江联动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
2023-12-19 •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