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往来日趋紧密 中国⇌非洲一路“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4-10-28 15:31:15•点击:次 • 企业动态
- 近年来,我国对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98%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
- 为非洲农产品输华设立“绿色通道”,降低贸易成本;
- 吸引更多非洲企业加入中国所建立的跨境电商平台,让非洲产品搭上国际物流的便车……中国积极与非洲共享对外开放机遇,助力非洲优质特色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更快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双方经贸合作有望进一步加深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深化中非经贸合作,与非洲的产业联系日益紧密。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非洲中间品贸易增长6.4%,占中非进出口总值的68%,助力非洲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进程。
绿色发展 共绘中非合作新图景
近年来,在劳动密集、初级加工等传统领域行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中非双方将合作不断延伸至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航空航天、金融服务等新兴领域,为中非经贸合作持续注入新活力。走进位于江苏盐城的一家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全数字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发往南非的首批订单预计4天内完成。今年6月,作为我国光伏行业领军企业,这家企业获批南非政府计划项目,将在南非投资、开发、建设并运营一座140兆瓦(MW)的大型地面光伏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并网发电。据估算,项目并网后可满足南非当地约25000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光伏企业负责人 陈方舟:凭借自有全产业链的优势组合,本次供应南非的“通威N型双玻78版型组件”在功率输出达到620w、双面率、温度系数等方面全面提升,有效增加发电量,满足了大型地面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场景中对于经济性、转换效率等迫切需求。南非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自近年经历过电力危机后,南非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这次来自中国的合作协议,变单一买卖为生态营造,双方合作求“质”向“新”,实现互利双赢。近年来,一大批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框架下,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大力开发水电、风电、光伏、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成为非洲绿色能源开发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浙江义乌对非贸易持续攀升 年均增长12.2%
在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浙江义乌,近年来对非贸易持续攀升,2018年以来,义乌对非进出口总额实现年均增长12.2%。海关数据还显示,今年前7个月浙江义乌对非洲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4%,对非洲出口额占浙江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二分之一,在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经营五金生意的商铺,店铺负责人王根生正在接待几位来自卢旺达的客人。经历一番交流后,不到半小时,双方就签下了订单,签下的订单中包含了不少厨房用具和五金工具,这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将在不久后发往卢旺达,走进非洲居民的家中。
市场商户 王根生:义乌有很多常驻的非洲外商,长期合作下来,我们也很了解他们的喜好。像五金工具、小家电这些日用百货,还有服装鞋帽,这些小商品都在非洲卖得非常好。今年1—7月份,义乌共登记非洲人员5.9万人次,常驻非洲人超3000人,一批又一批非洲商人不断来到义乌“淘金”。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1—7月,义乌市对非出口619.6亿元,增长11.4%,占浙江省对非出口的33.8%。
非洲商人 BONI:2018年来到义乌后,我就开始做外贸,通过跨境电商将中国的商品带到了肯尼亚最繁华的大街上,每个月大概有8个集装箱出到肯尼亚,这是义乌给我们肯尼亚的礼物。近年来,海关持续迭代升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通过系列改革不断提升通关效率,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更好更简便地出口非洲市场。
义乌海关统计分析科 徐晓冰:主要销往阿尔及利亚、南非、肯尼亚、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这些年我们推出了市场采购“预包装食品”“小额小批量”等政策,通过“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新模式优化出口拼箱货物监管流程,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对非贸易中来。在“中国制造”小商品走向非洲市场的同时,义乌也对非洲市场“敞开大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义乌市自非进口63.7亿元,同比增长79.3%,主要进口国家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赞比亚、摩洛哥、尼日利亚,体现了我国对非贸易的“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王洪禹
推荐阅读
-
贸易往来日趋紧密 中国⇌非洲一路“双向奔赴”
2024-10-28 •0 次
-
商务部: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将稳中向好 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
2024-10-28 •0 次
-
贸发组织:全球海运贸易复苏,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4-10-25 •0 次
-
全省第二!今年前三季度宜宾市货物贸易进出口246.32亿元
2024-10-24 •0 次